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发布《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建成1000家专业性强、基础设施完善的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另有数据显示,国内自驾游游客量已然逼近30亿人次。那么,井喷的自驾游到底能否养活3年后的这1000家营地?
分级打造 牵出百亿市场
作为“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2020年成为各领域制定总体目标的关键节点。
那么1000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如何建设,才能在“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对此《规划》给出了答案。
据了解,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的建设引入了星级评定机制,由国家旅游局和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参与营地审核。共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及以下级别三个层次,进行目标拆分。
其中五星级自驾运动营地占建成总数的10%,四星级的比例为25%、三星及以下为50%。2018年以前,授牌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和提升营地将达到三星级标准;2019—2020年期间,将扶持提升四星、五星营地。
除此以外,劲旅君还从国家体育总局汽车摩托车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副主席林洁在2016年中国房车自驾产业论坛的讲话中,找到了关于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更多的细节。
据林洁介绍,“按照每个营地200个停车位核算,每个露营地的投资额约为1000万到3000万元,将带动40万个车位,带动投资总额200-600亿的市场投资。”
劲旅君认为,这百亿元的投资不仅将完善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的建设,同时也将撬动市场对运动休闲小镇以及全国训练营地的关注和投资。
自驾火热 消费市场井喷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升级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涌上城际、省际甚至跨境公路,成为旅游旺季到来时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今年年初发布汽车保有量的相关报告,截至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6亿人,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与此同时,私家车总量达1.46亿辆,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36辆。与2015年相比,私家车增加2208万辆,增长15.08%。
与私家车的总量相比,国内自驾游游客量如今正朝着30亿人次的大关挺近。根据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自驾游游客达到23.4亿人次,占总游客量的58.5%。2014年,自驾游占国内旅游人数(36.1亿人次)的61%,约为22.02亿人次。
数以亿计的消费人群不仅撑起了火爆的自驾游市场,同时也为一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故事可讲。在今年2月的最后一天,背靠国企奇瑞的途居露营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房车销售、露营旅游及酒店住宿两大业务板块登陆新三板,为其在全国范围内加速跑马圈地做好准备。
当旺盛的消费需求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政策的进场也将促进市场规范,进而更好的服务于游客。根据林洁的判断,同样是以每个营地200个停车位为前提,1000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每年将至少为4000万家庭提供露营服务,年游客接待量可达1.2万人次,每年带动市场消费可达到3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320亿元您的消费市场是按照营地每年100天的接待情况进行测算,随着汽车运动营地在具有较高资源禀赋的区域广泛布局,消费规模也将进一步提高。
壁垒简化 痛点逐一打破
劲旅君认为,与建设房车营地需要解决车辆上路,以及营地的土地流转等问题不同,汽车自驾运动营地不仅降低了需求端的消费门槛,同时也简化了供给侧需要突破的障碍和壁垒。
在此基础上,此次《规划》的发布对于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主要围绕营地的活动审批、产业支持、安全监管等方面展开。
例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破除行业、地区壁垒,削减或放开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等活动相关审批事项;切实落实国家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税费、价格、土地等政策。
此外,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秘书长刘汉奇认为,在营地的发展中,还存在人才短板、选址不足、主题设计和主体项目缺乏、休闲娱乐项目缺失,以及开展活动不足等问题。
针对人才的短板,今年7月初,国家旅游局下发的“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分级、分类人才数据库,到2020年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将增长到3300万人。
对于营地缺乏主题设计和主体项目等问题,此次下发的《规划》中,也有大篇幅的涉及。例如,完善赛事体系,重点打造“纵横中国”汽车房车万里行、中国自驾运动与汽车露营集结赛等活动,积极开发营地体育项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