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经过5天的角逐,3月24日,第三届全国导游大赛决赛10强席位正式产生。接下来,10位选手将面临为期3天2晚的实地带团考核。总决赛及最终结果将于4月20日,在京揭晓。

对于全国80余万持证导游员和导游人才培养系统来说,此次导游大赛的举办无疑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一方面,大赛激发的培训体系变革,将为导游行业注入一批“科班出身”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将使得一批社会导游员进入专职院校或培训机构重塑自身价值。

补齐短板 全面架构导游知识体系

除了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这个教职身份外,魏凯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教育部导游职业技能大赛专家组组长。

谈到导游大赛对于人才培训的作用,魏凯表示,此次大赛不仅考察导游的职业技能,更考察导游的全面素养。从考核本身来说,就已经为接下来导游培训、导游执业作出了引领、指出了方向。

“导游的培训更应该注重知识体系的全面架构,上到天文地理,下到从业基础知识,无所不包。”在魏凯看来,此次导游大赛的举办,也折射出导游培训领域的一些短板。

例如,在答题过程中很多选手是根据带团经验来回答的,尽管可圈可点,但并未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而这也恰好是接下来导游培训体系中需要加强的。

尽管暴露了导游培训的短板,但是对于魏凯以及其他专职院校的老师们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赛制的制定,基本围绕导游的岗位要求进行,选手们的表现也会及时反馈到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对于人才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的设置都将起到关键作用。”魏凯说道。

人才培养 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据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教授邓德智介绍,在全国80余万持证导游员中,既有与旅行社签订劳务合同的专职导游,同时也有挂靠在行业机构的社会导游。

长期以来,社会导游在导游群体的占比一直保持半数以上,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散客旅游的发展,如何通过培训让更多的社会导游具备较高的素质和技能,在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获得收入和待遇的提升,无疑至关重要。

除了通过机构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导游外,将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导游引进院校,培养新一代的导游人才,也成为目前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魏凯表示,职业教育发展非常需要来自一线的人才,补充教师队伍。早在10年前,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就与山东省国旅合作,将专业导游人才和高级翻译引进院校。

在将资深导游人才“引进来”的同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院校,还在推进让院校老师“走出去”,参与实地带团等社会实践。

作为最终入围10强的选手之一,从事导游工作13年的李德煜,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一名教师。据李德煜介绍,在从事教师工作后,仍然会每年带10个旅游团,一方面让教学不与市场脱轨,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在院校的知识储备,接受实践的检验。

校企合作 导游大师工作室遍地开花

从2016年开始,百个“导游大师工作室”在全国遍地开花。而“导游大师工作室”的一大特色就是侧重校企合作。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发布通知,要求全国各地旅游主管部门组织开展2015年度“万名旅游英才计划”——“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活动,并将2015年项目确定为“导游大师工作室”。

据悉,项目面向全国重点旅游企业的导游,共遴选资助100名导游,依托所在企业建立“导游大师工作室”,并提供每人1万元项目经费。“导游大师工作室”不仅在遴选条件上明确,对有旅游院校兼职教师经历者优先考虑,并且要与旅游院校开展校企合作,且能够为项目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此外,校企合作的特色还体现在入选人员要开展师徒结对,担任旅游院校师生或企业实习实践的导师,至少带3名“徒弟”,并至少为院校师生举办2场导游或旅游工作相关的专题讲座。

作为“不合理低价游”的重灾区,云南的旅行社和导游曾多次登上全国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名单。为了扭转导游的形象,云南也在积极筹建“导游大师工作室”,去年共有4个“导游大师工作室”入选国家旅游局“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其中3个出自昆明市导游之家导游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分别是全国高级导游赵永华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高级导游王明忠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全国高级导游葛瑞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

过去的2016年,这3个“导游大师工作室”的导师们联合开展了授课、培训、义讲、课题研究等工作,帮新导游入门、助老导游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