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从奢侈消费发展为百姓常态化生活选项。新华社记者日前赴全国多地调研发现,我国正快步迈向“旅游社会”。

对“旅游社会”,业界学界给了4个重要衡量指标:一是居民实际收入增长;二是个人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三是居民旅游需求旺盛,旅游成为大众化常态化生活方式;四是旅游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全社会都是旅游环境,需要按照“大旅游”来管理。

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行五天工作制,全年双休日有104天。1999年起实施黄金周假期,此后经过调整确立法定节假日11天,数量居于全球中等偏上水平。

从国际上看,衡量一个国家旅游消费普及率的重要指标是国民出游率,中等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超过3次,发达国家居民每年出游8次以上。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突破40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2.98次。今年春节,全国接待游客3.02亿人次。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从国民年人均出游率看,旅游已成为我国百姓常态化的生活选项。游客从过去关注景点,逐渐转向慢游体验城乡生活,与城乡居民共享常态化生活空间。

据统计,目前96%的国内旅游、65%的出境游是散客自助游。专家认为,我国旅游业已基本实现了休闲化、大众化和社会化,成为人们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和基本权利。

旅游正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旅游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十二五”以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通过旅游外交,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产业链条长、产品形态多,对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文化、金融、电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动作用。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

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旅游业对全国GDP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比重的4.88%;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戴学锋认为,急需改革创新旅游业和城市管理模式、机制,建立与旅游发展相协调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机制;加强旅游综合执法,形成旅游、交通、公安、工商、环保、文化等部门联动,也显得尤为迫切。

“闲”来的产业 覆盖面广拉动力强

在人们印象中,旅游是小产业,是“闲”出来的产业。在国家统计局多年的统计年鉴中,旅游业的统计口径只代表“旅行社”业的相关数据,直到2015年才针对旅游业开展了一次专项统计;在很多地方,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往往不会考虑旅游业。

“到一个地方,人们通过旅游近距离接触各个行业。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潜力。”中国旅游智库秘书长石培华说。

据介绍,旅游业的关联产业超过110个,且近年来对相关产业贡献不断凸显,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和商业的贡献率超过40%……“一业兴、百业旺”,更重要的是,旅游业改善着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据介绍,2015年全国旅游总收入达4.13万亿元,完成旅游投资10072亿元,同比增长42%。国家旅游局预测,未来3年,我国旅游直接投资累计将超过3万亿元,并将带动15万亿元以上的综合投资。

近年来,很多国家争相出台吸引我国游客的政策,要求与我国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合作。今年春节前,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出招吸引我国游客:日本东京浅草寺前,仲见步行街悬挂起金猴图案;美国纽约帝国大厦演绎着“大圣归来”灯光秀;阿联酋迪拜地标建筑帆船酒店秀出中文书法“猴”和“猴年吉祥”字样……

“旅游业既拉动投资又拉动消费,富民富财政,融合度高、覆盖面广、拉动力强。我们一定要建设好这一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表示。

形成合力 建立有效监管机制

三亚,我国南部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常住人口约70万,2015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是常住人口的20倍;今年春节7天假期接待游客83.9万人次。

目前,几乎所有的省区市都将旅游业列入战略性支柱产业,85%以上的城市、80%以上的区县将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然而,记者了解到,多地未对此给予相应的规划。

李金早说,我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

“青岛大虾”“哈尔滨天价鱼”,背后反映出工商、物价、旅游等多头管理,未形成合力的体制现状。“旅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指望旅游部门一家来管,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形成合力。”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在云南,西双版纳成立了州旅游发展委员会,由发改委、公安、工商、质监、卫生、文化等11个部门联合建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综合协调机构。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区市实现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2月19日国办印发通知,强调要加快建立权责明确、执法有力、行为规范、保障有效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进一步解决扰乱旅游市场秩序、侵害旅游者权益等突出问题。

摸清家底 创新旅游产品

“出门找厕所”关键时刻急煞人。针对这项最基础、最紧迫的需求,国家旅游局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颇具声势的“厕所革命”。截至去年12月底,各地已完工的厕所22009座,占全年总计划的104.67%。

从身边具体事出发,政府、学界、业界愈来愈关注旅游业大课题。

做好旅游统计工作。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多部门对旅游的统计远远不足。家底不清,家境不明,为此,国家旅游局去年12月成立数据中心,负责旅游行业统计和经济核算工作。据悉,各地也将相应建立地方旅游数据中心。

力促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达1.2亿人次,出境人次和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专家指出,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旅游购物的税收政策,采取综合手段引导境外消费回流。

加大旅游业创新驱动。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到景区建设,小到旅游商品生产,目前雷同、低质现象突出。三亚市政协副主席郑钢说,必须加强创新,创造更丰富多彩、有特色的旅游产品。

提升全民文明旅游素质、更加科学合理的休假制度安排、推进旅游管理改革创新。

今年,我国与联合国旅游组织将共同主办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中国、在意中国、审视中国。中国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关注世界、融入世界、影响世界。”李金早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