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伍排勇 记者 魏银燕

近日,记者来到了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走近国家级羊皮鼓舞传承人朱金龙。手持羊皮鼓,朱金龙开门见山地介绍说,家中收藏的羊皮鼓已经流传了300多年,到他已经是传承了十多代人。

羊皮鼓是“释比”的法器。“羊皮鼓有白鼓、黄鼓和黑鼓之分,是按照释比唱经上中下三坛经来区分的,上坛经用白鼓祭祀天神,中坛经用黄鼓修房造屋安家神,下坛经用黑鼓驱邪避魔治病救人。”朱金龙说。

舞动羊皮鼓、演唱《坛经》是“释比”作法事的基本形式。敲起羊皮鼓,经文就会脱口而出。这一古老而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羌族民间舞蹈——羊皮鼓舞。

在羌语中,羊皮鼓舞称为“莫恩纳莎”、“莫尔达沙”或“布滋拉”,是“释比”在法事活动中跳的一种祭祀舞蹈,是羌族祭祀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羌文化特色非常鲜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羊皮鼓舞的表演形式逐渐自由,舞蹈语言内容不断丰富,更加生动地反映了羌民族的生活状况、宗教信仰和内心世界。

朱金龙从14岁开始接触学习羊皮鼓舞,到现在已有50个年头。2009年,他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羊皮鼓舞传承人”。“我父亲把羌文化原原本本地传承给我,国家也在大力抢救保护羌文化,作为传承人的我,有信心也更有责任传承好羊皮鼓舞,让更多爱好者学习传承。”朱金龙表示。

朱金龙的羊皮鼓舞传承人目前已经多达60余人。农闲时,朱金龙就会到各村寨教学训练。“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我们羌族的文化,我也会把羌族羊皮鼓舞一代代传承下去。”同时,为了让羌族儿童了解羊皮鼓舞,朱金龙还利用“六一”儿童节,到龙溪小学现场教授孩子们跳羊皮鼓舞,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

新闻来源:阿坝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