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或许过不了多久,太阳系外的域外文明就会跟人类产生交集,因为“旅行者”1号。

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称,“旅行者”1号探测器目前距太阳约180亿公里,进入太阳系最外围的疆域,随时可能成为从太阳系跨入星际空间的首个人造物体。

冲出太阳系,是否就在未来数年内出现?36年太空旅行史,如何成为可能?我国深空探测进展如何……今天,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和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三位专家。

“独行骑士”,仍在路上

时间回溯到1977年9月5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旅行者”1号发射升空,对木星、土星等进行观测。这之后,它朝着银河系中心的方向进发。

即便是以每秒17公里的飞行速度, “旅行者”1号已经在太空旅行了36年。美国宇航局研究人员乐观地估计,这颗探测器离开太阳系“可能还需几个月或几年时间”。

“科学家的判断主要基于三个关键指标。”朱进说,首先,进入“磁场高速公路”后,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数量急剧下降;其次,源自太阳系外死亡恒星的低能宇宙射线陡然增加;第三个指标是磁场方向的突然改变,但它没有观测到这一现象。

那么,“旅行者”1号是否已经抵达太阳系边缘?三位科学家并未给出肯定的看法。

“太阳系边界在哪里,学术界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焦维新认为,一种是日球顶,即太阳风和恒星风相遇的平衡点,可通过观测粒子浓度、速度的变化;另一种观点则是以太阳引力场为边界,目前理论以及观测都已得到证实从核心到外围,太阳系的领域除了上述区域,还有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彗星摇篮奥尔特云。“很显然,最新消息是基于第一种观点形成的。”

“太阳冲击波可达到距离太阳200亿公里处,这只有太阳系边界的千分之一,而太阳系的半径约15万亿至30万亿公里。”朱进说。“按照它目前的飞行速度,两万年都到不了太阳系边界。”

36年,告诉人类很多

1977年,世界好像变得不一样了:猫王刚刚去世、苹果电脑公司才成立……最令人称奇的是,这一年,美国航空局(NASA)启动了太空探测史上的最伟大的冒险发射“旅行者”号深空探测器。

“它是第一个到访了土星、木星,并第一次为人类提供了清晰的彩色照片。” 焦维新认为,这是一趟伟大的旅程,在木星附近看到了木星背阳面的极光,在土星发回万余幅彩色照片……

它的旅行,论证了科学家的许多理论想象。比如木卫一上的火山。在“旅行者”项目之前,太阳系内唯一已知的活火山位于地球,随后科学家发现木卫一上的火山数量是地球的10倍,这怎不叫人欣喜若狂?

“在更大程度上,它是通往超乎想象的太空世界的窗口。”焦维新认为。它担负着寻找太阳系外文明的使命,携带着录制了55种人类语言和来自地球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的唱片。当它在星际空间中遇到高级生命时,唱片就会播放这些问候语,诸如“行星地球的孩子向你们问好”。

不仅如此,36年的太空旅行史,也使得更多人再次对星际旅行充满无限期待。

“它的科学意义在于深空探测,并非星际旅行。”李淼认为。与之作为最传统的旅行方式,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颠覆性的理论量子技术,被寄予了星际旅行的可能性。李淼认为,量子技术更多程度上对应的是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比如一块小石头原则,可以实现宏观传输,但微观传输需要遵循量子态的严格拷贝。量子旅行只不过存在于科幻文学中。”

任何遥远都阻挡不了“旅行者”1号的行程。6月30日21:31,NASA中文官方微博发布了它的最新距离报告“如果以光速前进的话,从地球出发,走了17小时10分10秒。”

深空探测,只是一小步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将宇宙比喻为一所房子,那么太阳系充其量只能算其中的一间婴儿房。登上距离地球38万公里外的月球,只是爬起来碰到摇篮边沿。探测4亿多公里外的火星,只是摸到摇篮外地板上的皮球。走到15万亿公里外的太阳系引力场边界,也就刚刚碰到了房间门。

“旅行者”1号正带着全人类的期待去触碰门把手。朱进认为,“旅行者”项目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它们是人类目前仅有的漫游式探测器。

此后,科学家更多地进行了专门针对某一星球的深空探测。“美国和前苏联早于中国半个世纪开展深空探测,相继探测了月球、火星、金星、木星、土星、太阳、小行星、彗星、水星和冥王星。欧洲和日本虽起步略晚,却也各有所长。”焦维新说。

从地球去往深空的探索者中,我国只是后起一员。据介绍,中国的深空探测目前只有嫦娥一号和二号。拟定于今年年底进行的嫦娥三号的发射,毫无疑问将吸引更多的目光。它将首次开展着陆器和月球车的联合探测,探测月球上虹湾地区那一小块降落的地方。

中国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科技发展路线图中提出,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2050年前后,具备载人登火星能力。

一次次的深空探测,丰富了人类的想象力:沿月球赤道建采光带,用太阳能发电为地球提供巨量能源;开采月球上的大量氦-3为核聚变电站提供动力;去小行星上采矿;在外层空间开发太空旅游……

这些探测中,火星是人类了解最多的地外行星,已有超过4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同时火星探测也十分坎坷,大约2/3的火星探测都以失败告终。但作为太阳系最类似地球的天体之一,火星对人类有特殊吸引力,那里有类似地球的四季交替,也有和地球接近的每日时长。

还记得“旅行者”1号的绝照吗?1990年的情人节,在58亿公里之外,它受令转身,将镜头对准行星,拍下太阳系独一无二的“全家福”。照片中,地球不过只有十分之一像素大小,即便放大后,它也不过是一个小蓝点这就是我们的居住之地。深空探测,正是我们走出这个“小蓝点”的第一步。

作者:李月红

新闻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