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民谣:“到了昭化,不想爹妈”,立马会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这昭化是何等的富贵、温柔、安乐之地”。
现实中的昭化古城四面环山,三面临水,始建于汉代,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和2244年连续建县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建县的地区之一,史称“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
由于地处嘉陵江和白龙江交汇处,当年陆路和水路交通在这里交汇,上可至陕西、甘肃,下可达重庆、上海,古代是嘉陵江上游的货物集散中心,商贸业发达。
据史料记载,昭化桔柏渡码头停靠的船只曾经每天多达数千只,曾形成“白日千人拱手,夜晚十万明灯”的繁华景象。在辜家大院旅馆门口,至今还保留着脍炙人口的对联“日过三千老陕,夜宿八百秦人。”由于商贸发达,文化繁荣,生活悠闲,故有了民谣:“到了昭化,不想爹妈”。
昭化三国时又叫“葭萌关”。据说三国时期,诸葛亮曾在此驻扎一年多,著名的张飞挑灯战马超就是在此地,因三国遗址较多,所以打造了今天的三国文化城。
近年,广元通过对昭化古城太守街,考棚、古县衙门、古城隍庙、文庙等进行修复,建成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昭化古城就吸引了陇南、汉中、巴中、绵阳等地游客共23.02万人次,同比增长33%,旅游总收入5791万元,同比增长58%。
新闻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