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四川、甘肃和陕西三省的汶川地震灾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共享同一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记者12月4日从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了解到,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川陕甘三省共同参与的《汶川地震区重大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究》项目,将建立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和系统,提高这一区域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专业化水平。

       汶川地震灾区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区,包含川西高原及高盆过渡地带滑坡、崩塌、泥石流高易发区,川东、川东北滑坡、崩塌高易发区,川中丘陵区滑坡、崩塌中易发区。在该项目的野外调查中,研究人员调查了我省地震灾区地质构造、地震滑坡特征、地震崩塌特征、地震泥石流特征等。

       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实地踏勘调查,研究人员初步查明汶川特大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灾害形成的初步特征: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灾害多沿龙门山断裂带两翼展布,两翼引发的滑坡、崩塌一般规模较大,多数属于高位远程滑动等特性;该类高位远程崩、滑体,多沿坡下沟谷堆积,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固体物源,在强降雨的作用下往往形成泥石流灾害链;该类灾害受强降雨的影响明显,遇区域性特大暴雨后多呈群发态势。

       作为这一项目的参与方,我省目前已完成汶川地震区四川辖区内48个县的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协助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本辖区内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降雨的关系部分分析等,将为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和系统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新闻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