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顾中重现成都的文化脉络,不由得使我们对这座城市过往的文化建设者凭生一份敬意,对未来的建设多了一份珍重和执着,我们要续写这部传奇,打造一座中西部永不褪色的文化名城。
钩沉成都文化发展历程,无数辉煌记录着它的过去,无数成就晓谕着它的未来。在回顾中重现成都的文化脉络,不由得使我们对这座城市过往的文化建设者凭生一份敬意,对未来的建设多了一份珍重和执着,我们要续写这部传奇,打造一座中西部永不褪色的文化名城。
回顾历史,1982年,成都成为国务院首批认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从2005年至2010年,成都市文化产业收入由270.7亿元提高到1240.03亿元,增加值由77.74亿元提高到257.39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3.27%提高到 4.64%。这些数字或许听起来生涩,但东区音乐公园、锦里、三圣乡中国当代艺术基地、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蓝顶艺术中心、成都双年展,每一个名字都会激起成都人鲜明的记忆。成都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融入普通成都人的生活,它的建设者和分享者就是一个个普通的成都人。
成都文化自信提升的背后,是以传媒、文博旅游、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学与艺术品原创、动漫游戏和出版发行为重点的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其中,以文化和旅游相结合为导向,打造的宽窄巷子、锦里二期、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一批城市文化产业品牌项目,目前已在国际国内享有较高知名度。此外,成都还在西部率先建立了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实现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常态对接。
多个行业、多个项目遍地开花的成就,得益于成都对文化体制的改革。这场文化体制改革以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传媒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成都传媒集团就是这项改革最好的标本,目前,该集团总资产超过120亿元,成为全省首家资产规模超百亿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旗下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都梦工厂,成为A股市场上的网游第一股。成都文旅集团打造的宽窄巷子、中国博物馆小镇、南丝路风情古镇、西岭雪山已成为成都旅游名片,而成都演艺集团作为成都市首批文化体制改革单位,成立后每年举办的各类商业演出活动已经超过200场。中小文化企业及民营企业也是这场改革的受益者,社会投资者持股40%的锦里民俗休闲街股份公司打造的锦里文化商业街区,已经成为成都重要文化名片。
新闻来源:四川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