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来自南京政治学院的大二学生,背上行囊,开始了一段重走长征路的旅程。20天的旅程,让他们经历了一场身心蜕变。
昨天早上,两人抵达了成都火车北站,他们的朋友新浪网友“新长征人练红宁”私信本报官博,希望得到更多人的鼓励,以让两个勇气十足的小伙子继续前行。
时间紧
他们都以火车和汽车为“重走工具”,因为时间紧迫,两人8月底就要回校上课,因此他们只能日夜兼程地前行。
任务重
白天行走红军路,参观红色景点,晚上则是在火车上度过,一路上背着一个装满食物和笔记本的重达50斤的背包。
圆梦:两小伙重走长征路
为实现自己重走长征路的梦想,南京政治学院大二的两个学生——刘大君和任诺扬背上背包,利用暑假的时间,从上海卢湾区黄陂南路(上海一大会址)出发了。昨日早上,网友“新长征人练红宁”私信天府早报的新浪官博,称两个小伙子刚抵达成都火车北站。
随后,天府早报记者与刘大君取得了联系。他表示自己和任诺扬已经在去泸定的车上了。刘大君在微博中写道:“在感受长征路的同时,我们还用手机写下了来成都的第一条微博:泸定的铁索我来了,泸定的勇士,我来了。”
行程:远没有想象简单
昨天,是他们朝着梦想进发的第9天。在“重走长征路”这一想法出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半年后,8月7日,两人终于坚定不移地踏上了“征途”。
两位大学生的“长征路”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一路上,他们都是以火车和汽车为“重走工具”,因为时间紧迫,两人8月底就要回校上课,因此他们只能日夜兼程地前行。白天行走红军路,参观红色景点,晚上则是在火车上度过,一路上背着一个装满食物和笔记本的重达50斤的背包,说不累都是假的。“刚开始几天觉得很辛苦,但过了几天就适应了,觉得没什么了。”
鼓励:“忘年交”随时指导
刘大君、任诺扬就读于军校时,在部队中结识了军人出身的练红宁,3人成为“忘年交”。刘大君更把练红宁称为“老师”。在两人的心目中,练红宁堪称他们“人生的导师”。
练红宁可以说是一位资深的“长征”人,他曾多次重走长征路,对路线和景点都比较了解,因此,两人遇到困难或不懂的都会向他请教。对于刘大君与任诺扬此次的“重走长征路”,练红宁认为:“经过重走‘长征路’,他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住人生的方向、感受艰苦、开阔眼界,在以后生活中遇到困难就可以更乐观、更坚强地去面对。”
来源:天府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