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 当一座座摩天大楼接力比肩之时,西湖之畔的杭州主城区却限制建筑物高度。

■ 当一个个景区用门票价格衡量价值之时,作为世界遗产的西湖却坚持免收门票。

西湖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各路媒体将关注的目光再次投向杭州,评述其支持旅游业发展的长远谋划之策,特别是西湖免费之举,被大为赞赏。在国内多家知名景区争相酝酿涨价之际,这种关注展现出颇多意味。

与此同时,南宋文化与杭州旅游研讨会在杭城隆重举办,15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与本地的专家学者共同论述杭州文化与旅游发展之路,此次会议的筹备历时近一年,先后征集论文60余篇,广泛阐述了南宋文化与杭州旅游发展之间的融合与发展,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特别为会议题词“文化兴旅”。

杭州旅游发展同样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杭州在本世纪初就提出‘让我们生活得更好’的战略性谋划,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形成了城市发展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旅游专家魏小安如是说。

前瞻与务实

20年前,邓小平同志在杭州考察时曾说“像杭州这样的风景旅游城市在世界上可是不多的,要把杭州的旅游业好好发展起来。”20年后,杭州旅游业的发展扎实、稳健,赢得各界好评。

2001年杭州市接待入境旅游者91.94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25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9.76亿元人民币;2011年杭州市接待入境旅游者306.31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7180.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91亿元人民币。

数字上的跨越反映了决策上的转变,杭州旅游发展最近十年明显加快,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宣传处处长华雨农介绍,2001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旅游西进”战略,这一举措成为加快杭州旅游业发展、促进杭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战略。

“旅游西进”战略成为杭州旅游业走上快车道的新起点,旅游业列为“对杭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龙头产业”,以此为基础,杭州通过发展旅游,对全市13个区县(市)进行全盘规划,坚持做到“四共”:规划共绘、交通共建、市场共拓、产业共兴,带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改善整体交通、市场、产业等综合条件,使发展战略落到了实处。

杭州市委市政府此后又发布了若干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办法,其不仅推动了杭州旅游业的提升与转型升级,通过发挥“旅游业关联度大、开放性强”的特点,着实促进了杭州“强市名城”的建设,2006年,杭州被世界旅游组织与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

近几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备受各级政府重视,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也随之而来,但旅游业有其独特之处,既要把握好自身资源的规划、开发与建设,还要准确对应市场需求,既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理念,更需要落到实处的执行。旅游业不仅需要政府主导,还需要到位的支持。

文化与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南宋文化是杭州旅游的灵魂,出席南宋文化与杭州旅游研讨会的多位专家学者如此表述。

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认为,应重新认识并重视南宋,南宋时期,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巨大的成就,其对杭州文化、甚至中华文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时的杭州是最繁华的世界大都会,民族文化的大交流、生活方式的大融合、思想观念的大碰撞形成了临安(今杭州)的历史印记。

文化与旅游如何结合,怎样把无形的文化融入旅游业,使两者均能受益,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副主任王信章认为,杭州旅游业在起步之初就把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对于旅游的重要性,好山好水都需要文化的融合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旅游产品。

杭州宋城作为南宋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展示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一场《宋城千古情》演出年年有新意,场场爆满,连演十多年共一万多场演出,经久不衰。杭州南宋御街更是南宋文化发掘、研究、保护、开发的重要成果,御街经过考古发掘并有机更新,重新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独特的文化旅游景观。

张建庭介绍,杭州对于南宋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历来都非常重视,在城市化进程中,每发现一处遗址就保护一处,为此,成立了南宋史研究中心、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一大批专家学者致力于南宋文化研究。要做好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要发掘历史文化促进当代旅游融合发展,才能符合科学发展观。

华雨农认为,城市的老城区应该做减法,有专家学者曾提出建议市人大立法《杭州城市建筑与风貌保护条例》,如果哪个城市能做到这一步,这在全国范围内肯定是走在前列的,对将来城市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好处,像杭州这样的城市,作为八大古都之一,要有自己的城市建筑风貌,要体现中国特点和元素,这对于城市文化与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无论哪种旅游相关业态,其成功的核心必然要有独特的文化品位与内涵,并被大量群体所热爱,找准自身的定位,打造独具一格的旅游文化特色,小到景点、大到城市,都会拥有更高的自身价值和广泛的旅游市场。

实力与潜力

衡量一座城市的实力,可以在多个层面进行比较,既可以对比城市发展的大项目、大工程,也可以比较“软实力”,而观察一座城市的发展潜力,就需要对比其综合发展水平,更需要关注其城市经营理念。

杭州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杭州市的支柱产业,旅游业是杭州最具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2008年杭州市大力培育发展美食、茶楼、疗休养、演艺、化妆、保健、女装、婴童、运动休闲、工艺美术等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将其作为杭州市旅游休闲业发展的新“蓝海”。

在随后的几年里,这十大特色潜力行业获得迅速发展,由各行业协会牵头组织的主题活动络绎不绝,大大充实了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的内涵,使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品牌更加突出,并逐渐形成品牌化、特色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趋势。

今天的潜力行业能否成为未来的几大行业,还有待时间的验证,但其发展的方向毋庸置疑,对于旅游城市来说,是未来发展的最直接的、最有潜力的“投资”。

杭州曾连续多年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些工程展示了杭州的经济实力,使杭州拥有了难得的城市环境,更展现了杭州长远谋划的城市经营理念。

西湖的免费,“东湖”能否效仿可以再议,但一定要保护好现有的资源,最有价值的是什么——有文化的旅游资源,这也最具发展潜力。

后记

杭州旅游业发展得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多年前就将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并对其进行大力扶持,决策者的重视促使政策能落到实处,并发挥出效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杭州旅游城市地位。

经常有全国各地旅游部门到杭州学习旅游发展经验,还有些地区也计划学习西湖免费,笔者认为,思路可以借鉴,谋划可以借鉴,但具体如何操作,还是自己探索为好,毕竟区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也不同,但前瞻、务实可以做到,找寻自身文化特色可以做到,果真如此,再多一个“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也未必不可。

来源:第一旅游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