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来到重建的“5.12”震区,除了缅怀以外,各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寨子已经像珍珠一样串联在了阿坝州理县,昨日全国网络媒体聚焦四川灾区发展振兴采访进入理县,桃坪羌寨、木卡羌寨和甘堡藏寨等新形成的休闲旅游景点让人耳目一新。

屹立2000年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老祖宗留下的古寨受损不大,我们后来修建的几十栋新寨却几乎都倒塌了”,在已经重新建成的桃坪羌寨新寨里面,当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据史籍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桃坪羌寨已是广柔县重要隘口和防御要塞。

桃坪羌寨的老寨在震后被列为羌文化抢救保护性工程,国家文物局投入8000万元资金用于修缮,根据文物保护原则,沿用传统形式、工艺、方法、材料恢复原状。目前,桃坪羌寨修缮已全面完成,“东方古堡”风采依旧、神韵依然。走进老寨,记者看到老寨有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和“神秘东方古堡”,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与“藏羌碉楼”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除了修缮如故的老寨,理县还投入资金1.5亿元,在老寨旁新征地120亩,建设桃坪新寨,打造全国首个以古羌文化为主题的AAAA级景区。

岩石上的羌寨变身新田园

和桃坪羌寨沿山腰而建所不同的是,距其不远的木卡羌寨却是依山而居,垒石为室,整个村落依靠自然坡度呈梯状布局,高低错落,被誉为“岩石上的羌寨”。

“5.12”大地震使木卡村遭受了严重损毁。当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灾后重建中理县引导村民在农房重建时考虑旅游接待,让新建农房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不仅使村民自身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也为今后的经济发展预留了空间。

通过灾后重建,木卡羌寨脱胎换骨发生巨变,当地村民几代人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清洁的太阳能、宽阔的柏油马路、卫生室、文化站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木卡村这个矗立在岩石上的古老村寨,如今已变身成了极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新村,成为了藏羌走廊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酷似军事基地的甘堡藏寨

依崖而建,幢幢相连、户户相通,记者第一次见到甘堡藏寨时就有明显的感觉,这里和军事有关。跟随当地工作人员,慢慢走进寨子后我们了解到,甘堡藏寨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清朝乾隆后开始保持屯兵的传统,屯兵先后出师十八次军务,上至保卫西藏抗英入侵和廓尔喀之战,下到东南沿海抗英侵略者。

“5.12”汶川地震,千年古寨几乎毁于一旦,藏羌地区仅存的百年守备官寨大部分垮塌。在后期重建中,当地投资4000万元,按4A级景区标准进行重建。记者发现,新建落成的甘堡藏寨及守备衙署更显古朴和雄伟,广场上各种石雕和铜雕展示着其屯兵的历史,旅游硬件设施和旅游服务功能也得到大大提升。理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自藏寨恢复旅游接待以来,游客数量与日俱增,2011年全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

来源:龙华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