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汶川水磨古镇,不由得使人眼前一亮:大地震后满目疮痍、残垣断壁的破败景象早已不复存在,映入眼帘的是川西明清风格的白脊青瓦、古色古香的禅寿老街以及雕梁画栋的古戏台、禅寿书院、古牌坊、大夫第、水磨羌城……赏心悦目,春天里的水磨大地,桃花争相吐艳,迷人景色引来诸多游客驻足拍照。
还记得一年前的4月19日,“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水磨古镇隆重召开,时隔一载,水磨古镇又将迎来“2012中国乡村欢乐健康游启动仪式暨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经验交流会”……一个个重大节庆,一场场旅游盛会,无不展示着灾后的汶川以旅游为重的产业恢复重建新形象。
这些天,水磨镇金鼎轩饭店老板马秀英姐妹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请往里边走,里边还有空座。”初次见到饭店老板马秀英,她正忙着招呼客人。“最近我们这里要开乡村旅游节了,现在的生意比平时翻了几倍。”招呼完一批客人,马秀英又拿着菜单向客人介绍自家的特色菜。靠着以前开农家乐积累的丰富经验,去年6月,看到家乡旅游发展越来越旺,马秀英姐妹回到家乡,合伙在水磨羌城租了200多平米的房屋,开起了饭店,吃上了“旅游饭”。
在三江水乡藏寨,虹鳟鱼庄老板贾学燕正在扩建自己的餐厅,去年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准备借助三江旅游发展的机遇再赚上“一笔”。“黄金周就要来了,今年的旅游旺季也快到了,现在就等店面扩张好了便可以做生意了。”贾学燕凭借着自己的精湛厨艺,对旅游餐饮研究很是有一套,去年看到三江旅游的商机后,便在水乡藏寨租了门面从事餐饮业。“随着农业观光带的建设完成,到我们这里避暑观光的人将会越来越多。”贾学燕对自己从事的餐饮生意充满信心。贾学燕所说的农业观光带就是水乡藏寨旁边一个集旅游休闲、农业观光,瓜果采摘于一体的产业带。随着农业观光带的建设开放,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此休闲。
像马秀英、贾学燕一样在水磨、三江吃“旅游饭”的人还有很多,不仅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也有很多是从外面慕名而来的生意人,在水磨镇从事藏羌土特产经营的殷老板,就是看中水磨灾后重建的成功打造,专程从遂宁过来,通过公司招商的形式来水磨经营土特产生意。“以前来这里的游人很少,经营生意很困难,自从去年举办了‘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后,水磨的旅游发展很好,生意也好做。”对水磨旅游的发展,殷老板可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见证人。随着水磨旅游条件越来越成熟,殷老板也准备再扩展几个店面。
据汶川县旅游部门的统计显示,现在每天到水磨旅游的人数都在几千、上万人,周末、节庆的时候,人数甚至都在好几万人。水磨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印证了汶川灾后重建腾笼换鸟的成功实践,更见证了汶川以“旅游统筹、全域景区”推动灾后重建发展的涅槃。
从水磨古镇到三江藏羌风情园,从映秀震中纪念地到大禹故里绵虒镇,从云朵街市萝卜寨到龙溪羌人谷,汶川人种下的旅游之树,正在借助旅游的“东风”满树开花。
来源:阿坝州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