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千里凉山、万般风情。”美丽凉山不再遥远,风情凉山无需等待。走进凉山,是穿行于一幅山川形胜的画卷;走进凉山,是领略多彩民族风情的浪漫;走进凉山,是拥抱山水阳光的惬意。

“高速路一通我就要开车奔西昌。”这几天,成都市民周筱丁有点忙,一边为“五一”假日驾车游凉山呼朋唤友,一边查询天气,请朋友帮忙在西昌订宾馆。

“不说凉山的山美水美姑娘美,光是蓝天白云灿烂阳光就让我迷醉。”火车上折腾、汽车上颠簸,周筱丁曾经多次去过凉山,“我喜欢凉山,但以前因为路途遥远,去一次需要下很大的决心。”

随着雅西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从成都驾车前往西昌,仅需要4个多小时。“以前走老路跑这么一趟要10来个小时。”周筱丁说。

而现在,凉山美景就在眼前。怎不让周筱丁这样的成都人为之心动。

凉山,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道水、每一片土地都生长着传说和神话,都生长着春天的故事,生长着超越时空的奇迹。

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幅员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总人口479万,其中彝族人口237万,占49.5%。

州府西昌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绿树常青,鲜花不败,天空净朗,月亮皎洁,素有“月城”之雅称。

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由此形成了我国西南的民族大走廊。

凉山的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孕育了远古文明。翻阅凉山的历史发现,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据记载,轩辕黄帝之子昌意因德劣不能承帝业,被贬为诸侯,“降居若水”(若水即雅砻江)。昌意取蜀山氏女为妻,生颛顼于若水之野(今冕宁县境)。

凉山有三重屏障,就是高山、密林、大江。与大自然相融的凉山给人类奉献了“自然风光美、人文风情浓”画卷。

追寻历史,2000多年前,有两条鲜为人知的著名古道经过凉山:

一条是“南方丝绸之路”;一条是“茶马古道”。

今天在凉山世代居住的14个民族的先民,就是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这两条民族大走廊,在这里迁徙、繁衍、交往,共同开拓和捍卫着祖国的西南疆土,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为人类保留下一条特殊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其中有些原生态文化,如彝族毕摩文化、摩梭人母系社会形态的婚俗等,至今都还传承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千亿凉山魅力无限

借力省委、省政府支持彝区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意见、两个规划”,凉山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豪迈步入全面开发开放、跨越式发展的崭新时代。2011年,凉山跻身全省“千亿GDP俱乐部”,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名列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曾经一步跨千年,今朝跑步奔小康”。有着11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凉山州,2011年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增速达15.2%。“我们始终把富民强州,扶贫攻坚,推进全域、全程、全面小康建设作为工作主线,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特殊支持与激发自身潜能结合起来,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跨越发展。”凉山州委书记翟占一说。

1000亿元不仅代表着总量的增大,还有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运行质量的大幅提升。回眸近年来凉山的高速发展,“建设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推动大开放”、“打造大品牌”成为凉山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凉山州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民众参与”的思路,大力开发旅游特色优势资源,“十一五”期间,凉山旅游实现了起步、起跳、起飞的历史性突破和跨越,凉山正在成为全省旅游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地区之一,正成为全省旅游热点地区之一。

旅游资源绚丽多彩

凉山地处“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腹心地带,有代表性的景区景点160多个,4A级景区4个,邛海—泸山景区山水城相依,自然人文相融,素有“一城青山半城湖、松风水月总相宜”的美誉,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御寒避暑的天堂;泸沽湖景区风光旖旎、风情神奇,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源头”、“母系氏族活化石”;螺髻山景区天生丽质、巍峨壮丽,以“螺髻五绝”著称于世;灵山景区山水清辉、白云高渺,因景秀而闻名,因寺灵而人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发射功能最好且被国家列为开放的卫星基地,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木里藏乡景区自然景观丰富,人文风情奇特,被誉为“群山环抱中的童话胜地”、“最后的香格里拉”。州府西昌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有举世闻名的“航天城”、“月亮城”,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

凉山是全国彝族文化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地区,有全世界唯一反映奴隶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彝族火把节被遴选为2012年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美轮美奂的歌舞文化、多姿多彩的服饰文化、神秘奇妙的毕摩文化、热情豪爽的饮食文化以及婚丧嫁娶等彝族文化独具魅力,泸沽湖摩梭母系文化、木里藏乡文化等异彩纷呈,交相辉映。《人民日报》赞誉“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凉山民族文化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所承载的民族情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基础日益完善

凉山州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吃、住、行、娱、购“一体化”发展,旅游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全州现有星级饭店18家、星级农家乐132家、旅行社37家、旅行社分社19家、旅游汽车客运公司3家,主要景区周边宾馆饭店星罗棋布,旅游接待能力不断增强。

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风格的旅游商品种类繁多,购物点布局合理。旅游线路丰富,呈点线片分布,对接连通成都、昆明、丽江等地景区景点,选择性强。特别是凉山作为四川通江达海、融入东盟的“南向大通道”,北承成渝经济区,南接昆明和东盟大市场,区位优势日益凸显。

成昆铁路纵贯南北,每天2对旅客列车往返成都,8对旅客列车往返北京、重庆、昆明、西安、攀枝花;西昌青山机场已改扩建成西南一流支线机场,西昌至成都往返航班每天5对以上,至北京、深圳每天往返1班,至重庆每周4班,即将开通至昆明、上海、西安、广州“空中走廊”,以西昌为核心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正加快形成。

国道108纵贯全境,雅西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线路全长240公里,起于雅安市对岩镇,经荥经、石滓场,穿越大相岭泥巴山,至汉源新县城,沿大渡河上行至石棉县城,再经拖乌、彝海、冕宁止于泸沽镇。

雅西高速公路通车后,京昆高速在四川境内全部接通,成都到西昌公路里程缩短为420公里、4个多小时车程,较过去节省了一半时间,为游客到凉山旅游观光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旅游线路产品日益成熟

坚持旅游精品发展战略,大力打造能满足旅游市场特别是自驾车需求的旅游线路,凉山着力建设香格里拉旅游线、彝族原生态风情旅游线、乡村旅游线、阳光之旅休闲度假旅游线、红色文化旅游线。

成都—雅安—汉源—石棉—冕宁—西昌—喜德—越西—甘洛—峨眉—成都“冬春阳光之旅”旅游线,途中可欣赏雅西高速公路百变的风情、感受云端漫步的“奇迹大道”、从丛林锁雾的荥经、阳光普洒的汉源、蜿蜒汹涌的大渡河,到世界第一的干海子双螺旋隧道、亚洲第一腊八斤特大桥,进入天地洞开、阳光明媚的凉山。

成都—雅安—汉源—石棉—冕宁—西昌—普格—宁南—会东—会理—德昌—西昌“火把狂欢之旅”旅游线,沿途有中国彝族火把节之乡普格,凤凰城德昌,中国石榴之乡会理、会东,每年农历6月24日都会举办中国西昌·凉山彝族火把节,有国家4A级景区螺髻山、四川名泉之首大漕河温泉瀑布、普格温泉、安宁河漂流、傈僳风情、红军长征经过的皎平渡口、龙肘山、仙人湖、会理古城、会理会议遗址等景点。

成都—雅安—汉源—石棉—冕宁—西昌—盐源—木里—泸沽湖—稻城—亚丁的香格里拉旅游线,是西昌进入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主要通道,有盐源、木里两县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和摩梭文化、藏族风情等多元文化旅游景区,有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走婚风情、藏乡人文风情,有雅砻江大峡谷、万亩苹果林、公母山、泸沽湖、木里洛克九百里生态线等景点。

成都—宜宾—屏山—马湖—雷波—美姑—昭觉—布拖—西昌的“大凉山彝族原生态文化之旅”旅游线,由中国彝族服饰之乡昭觉,中国彝族火把节特色之乡布拖,中国彝族毕摩文化之乡、美女之乡美姑,中国青花椒之乡金阳,中国民歌之乡雷波组成。

凉山已做好迎接高速贯通的各项准备工作,大力整治旅游市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强化旅游安全保障,打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造安全和谐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的省内外旅游者来凉山旅游。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