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从什邡到北川,再到都江堰和映秀,为期三天的全国网络媒体负责人四川地震灾区学习考察活动遍走曾经的极重灾区,一路所见所闻让凤凰新媒体副总编辑吴海鹏感触很深。除了灾区目前实现“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的重建奇迹,科学规划为灾区产业振兴续集的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更让他兴奋。

汶川特大地震三年多来,四川按照中央“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危中见机,化危为机,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困境中划出了一条“止滑提速—巩固回升—高位求进”的坚强曲线。四川实现了“经济大发展”:2007年到2011年,全省经济总量4年翻了一番,去年突破了2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年翻了一番,去年突破了2000亿元。

“这两天在灾区学习考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重建过程对产业并非简单的恢复,一些老工业的改制和改造,包括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产能,完全符合中央科学发展的方向。而且在环保、布局、人口和文化等等方面都有非常科学的规划。”吴海鹏说,这不仅仅是已经取得的成就,灾区重建通过工业园、产业园进行重新规划,这更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多来,四川全省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达6500多公里,列全国第二,建成和在建铁路近6000公里,列全国第四位,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主体骨架正在形成。特别是灾区的交通更是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让吴海鹏欣喜不已,“交通建设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起点问题,我一路走来感觉非常好,四川已经由蜀道难变成了蜀道通。”

对于已经到来的后重建时代,吴海鹏非常关注发展的质量。他认为环境保护的意识不能放松,绝不能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忽略了生态破坏,同时要在综合规划体系内切实体现民生和民愿。“我们在重建周年到来的时候,应该静下心来听取各方的意见,从农业、工业、科技、居住等等各方面对取得的成果进行一次彻底的梳理,找找还有什么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保障下一步更好地发展。”

据介绍,凤凰新媒体震后对四川灾区一直保持着高度地关注,开展了包括512个心愿等不少大型活动,除了带给灾区直接的帮助,更传递了抗震救灾精神。吴海鹏说,这种关注还将一如既往地持续下去,灾区的民生特别是孩子们的需求依然会是焦点,“今后我们还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吸引我们的受众关注灾区,助力灾区可持续发展。”

来源:四川新闻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