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汶川县水磨古镇,来自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
水磨古镇:一月挣的相当于以前一年
当地居民开办的家庭旅社、客栈、纪念品商店及各式餐馆,布满映秀镇街头巷尾。“肆秀堂”里顾客盈门,21岁的销售员马慧是羌族姑娘,家住渔子溪村,现在家里有两层的独栋小楼,面积120平方米。马慧和妈妈都在镇上打工,马慧月工资1500元,节假日游客多,店里生意更好,她还有提成。“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得多。”马慧说。
水磨镇老人村藏族村民余德才一家经营着一个茶馆和客栈,这两天茶馆和客栈客满。“每天能收入几千块钱。”余德才在震前是开杂货铺的,“过去一年挣的赶不上现在一个月挣的”。
“山清水秀菜花黄,空气清新饭菜香。”来自重庆的游客张娟赞不绝口,“没想到水磨如此漂亮,真不愧为灾后重建的典范。”
“平时每天来水磨的游客达1万多人,清明小长假每天有2万至2.5万人。”水磨镇党委书记王志勇告诉记者,震前水磨镇人均收入3000多元,目前已经超过5000元。
映秀公墓:更好地活是最好的纪念
清明期间,映秀镇来了许多游客和悼念者。他们纷纷在漩口中学遗址、公墓临时祭祀点向遇难者献上鲜花。
“4年了,坟头已长出青青小草,我们没有必要总活在悲伤中。”渔子溪公墓一角,梁波对黄土下的儿子说:“4年前,这里满目疮痍,房屋倒塌,停水、停电,交通中断。如今,小镇焕然一新,成为民族特色浓郁的精品小镇。”
“清明假期,‘5·12’断桥、震源点牛圈沟、漩口中学遗址、渔子溪观景台,以及‘5·12’救援烈士和无名救援英雄公墓等地,处处人流涌动。”映秀镇副镇长徐才英告诉记者,清明小长假,来映秀的访客一天比一天多,第一天17200人次,第二天24500人次,第三天突破30000人次。
“清明假期,汶川县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近100%。”汶川县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