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旅游机制的初步构建,我省旅游综合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随着我省旅游产业的加快发展,如何让今年的旅游市场秩序更规范、如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记者从省旅游局了解到,今年我省将构建大旅游执法体系,从“行业管理”向“产业管理”转变,击破旅游市场顽疾,用不断完善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为游客带来更安心愉快的旅游环境。
核心提示
试点“公对公”佣金返还规范导游薪酬机制
据了解,我省“公对公”佣金返还试点工作正在启动。今年,我省将逐步建立旅游业务促销费“公对公”结算制度,建立健全“公对公”佣金返还机制,是有效解决驾导人员私拿旅游业务促销费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今年,我省还将建立公开公平的导游薪酬管理机制,探索旅行社与临时聘用导游和领队签订一团一合同,保障导游获得固定报酬的合法权益。
去年,我省处理的旅游投诉中,对旅游购物场所的投诉仍呈上升趋势,强迫购物和价格虚高是主要问题。事实上,这是我省旅游市场多年来形成的一种恶性循环:数据显示,我省75%的导游没有底薪,一定程度上促使导游不得不诱迫游客购物,赚取高额回扣。而对于旅游购物点而言,只有返点高,导游才会带团队来,形成购物点价格虚高。
如何斩断这一畸形链条?今年,我省将试点“公对公”佣金返还,根据该规定,购物佣金只能由旅游购物店按照比例返还到旅行社,也就是购物企业和旅行社“公对公”进行结算,导游不能私吃回扣。“公对公”佣金返还机制一旦成功建立,将从机制上有效遏制我省旅游市场上低价恶性竞争、驾导人员强迫游客购物、参加自费项目等行为。
调查显示,2011年我省旅游的投诉中,对导游的投诉仅次于旅行社,居于第二。除了涉嫌擅自改变旅游合同,游客对导游的投诉大多集中在强迫购物和强迫游客参加自费项目上。而“没有基本工资和劳动保险”几乎成了导游在强迫游客购物时的统一“冤情”。
为了避免导游变“导购”,追求高额返点和推销回扣,今年我省将建立起公开公平的导游薪酬管理机制,逐步解决专职导游没有工资、没有保险、执业环境不良等突出问题。
核心提示
“2012绿盾行动”聚焦旅游市场突出问题
据了解,我省今年将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切实规范旅游运输市场秩序,建立百人团队备案制度。
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多年来,这些已被游客熟悉的专业术语已成为提升四川旅游服务质量的绊脚石,极大地影响了游客对四川旅游的满意度。“对于扰乱四川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要严厉整治!”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会比过去更大。今年,省旅游执法总队将开展“2012绿盾行动”。各地旅游、公安、物价、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将各有侧重、因地制宜展开专项治理。
据了解,今年,我省还将通过加快旅游车辆标准化建设、普及GPS等多种技术设备运用,进一步规范旅游运输市场秩序。通过建立百人团队备案制度,督促旅行社自觉接受检查和监督,推动旅游市场监管长效机制更加完善,从而为游客编织没有漏洞的旅游 “安全网”。
核心提示
建应急指挥平台保护游客生命安全
据了解,我省今年将提高旅游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通过前移执法服务关口和创新执法监管模式推进旅游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同时配合做好旅游行业标准化的实施。
游客安全重于泰山,随着我省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旅游突发事件的几率也愈大。加之我省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如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也在特定季节时有发生。今年我省将建设旅游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同时完善无障碍联络的旅游应急救援通信系统。
今年3月1日,我省启动全面推进旅游标准化行动计划,省旅游执法总队将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与旅游标准化工作监管有机结合,加强对旅游各相关要素行业标准实施的日常巡查巡访力度,督促旅游企业严格执行各项行业标准。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