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环抱中,马尔康县卓克基镇西索村在朝阳的斜射下,光彩夺目,嘉绒藏居错落有致,俨然形成了一副宁静和谐的世外桃源。然而,如今世外桃源已经不再与世隔绝,伴随着现代旅游业在古老的藏族村落里逐渐兴盛,西索村一改往日面容。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1年,仅“十一”黄金周期间,西索村接待游客达2000人次以上;2012年,新春佳节之际,西索村的旅游接待依然火爆。
旅游业究竟给这里的村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他们的生产生活又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带着一系列的问题,记者走进西索藏寨。
西索藏寨与卓克基官寨隔河相望,具有700年古老历史的西索藏族民居群落,气势宏伟,青石板小路紧密连接着各家各户,形成了一个和谐紧凑的整体。村内,改造后的民房、新建好的游客中心和古朴的田园景观让西索村以古老神秘而又崭新的形象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泽朗斯玛家是村里较早开始接待游客的一户,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她家接待了游客200人以上,纯收入超过了8000元。记者来到她家时,她正在准备食物和饮料,接待县城附近的客人。
“今天的客人全是马尔康附近来度假的客人,现在,喜欢到我们藏家来度假的客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在注重服务质量、饮食质量的同时,更注重突出藏文化、藏餐饮,让更多的客人喜欢我们这个地方。”从布置餐桌、准备食材到摆盘装碟,记者全程体验以后,才体会到泽朗斯玛说的话:接待客人要注重细节,突出特色,让他们感到舒适和满意。如今,每到节假日前夕,她家的客房就被预定一空,谈起宾朋满座的情景,泽朗斯玛满脸笑意。
“自家里接待游客以后,最大的变化是思想观念不知不觉地进步了,我们从闭塞的外界交流转变为主动学习普通话甚至是外语,从机械地模仿别人做生意,转变到自己动脑筋想主意。”谈到旅游业带给自家的变化时,泽朗斯玛说,“我最害怕接待外国人,因为和外国人之间很难交流,我们都是打手势、做比划。”
和泽朗斯玛家一样,西索村民一直以种植粮食和传统养殖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属于典型的靠天吃饭。自从西索村打造成为精品旅游村寨以后,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全村实现了人畜分离。如今,田园式的庭院、现代化电器和洗浴设施不仅成就了村民口中的“便捷生活”,帮助村民们改变了落后的生活方式,也让村民们体验到旅游业带来的幸福生活。
“成为旅游精品村以后,我们村以旅游业促收入的致富路子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家家户户都开始做起了旅游接待。我们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在家里做生意,不仅能挣钱,还能照顾好家庭,挣钱、居家两不误。游客们的到来也带给了我们很多新的东西,和他们在一起相处非常高兴。”村民路业康讲到旅游业带给家乡的变化,显得非常的高兴。
有了在家门口赚钱的便利,也从旅游接待中收获了欢乐,可以说,旅游业带给西索人家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富裕,也加速了西索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使这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古老藏寨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