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2011首届四川旅游贡献力大奖评选活动火热推进

1月11日,由本报和省旅游协会、省旅游局促进中心共同主办,联合全国主流网络媒体参与的公益性旅游行业评选 “2011首届四川旅游贡献力大奖”的入围名单揭晓,在旅游各行业、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广大消费者中引起强烈反应。本周,“2011首届四川旅游贡献力大奖”公开票选网络平台将正式上线。届时,每一位消费者都可以登录该网站,为自己心目中对2011年四川旅游产业发展作出贡献的旅游机构投出宝贵的一票。

为保证此次评选活动的“公信 公开 权威”,省旅游协会特别邀请石应平、陈乾康、李小波、杨振之4位著名旅游专家担任本次评选活动的专家评审团成员。他们将本着“客观求实、全面细致”的评审原则,以专业的眼光,对入围名单进行筛选。活动主办方将汇集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团和媒体评审团意见,评选出2011年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行业翘楚。
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刊登专家评审团对“2011首届四川旅游贡献力大奖”各个奖项入围者的专业点评。

专家点评

陈乾康(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

☆最具贡献旅游集团奖

入围名单:四川旅游发展集团成都文旅集团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

四川旅游发展集团:“新生儿”快速成长

据了解,到今年2月,四川旅游发展集团才正式成立一周年。2011年,这个四川旅游界“新生儿”成长很快。从成立之初,该集团就积极推动集团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在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加大资本市场运作力度上都有所斩获。
2011年,集团确定了包括景区开发、旅游地产、古镇旅游、酒店在内的4大类型、25个重点开发项目。这些项目类别覆盖了旅游产业全产业链,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集团现有的业务体系,另一方面也为四川旅游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模式。

成都文旅集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代表

该集团对于成都旅游产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在我看来,它对成都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景区开发、对外营销和招商引资等多方面,所以说它的“最具贡献”是多元化的。

成都宽窄巷子、安仁古镇、平乐古镇,这些如今在四川旅游市场受到高度关注的景区都出自文旅集团,是四川文化与旅游产业交相辉映的代表作。在对外营销方面,该集团打破了旅游界长期以来“人去营销,人走烟消”的推介会模式,通过搭建营销平台,把“游击式”营销向“驻地式”营销转变,比如在台湾设立成都旅游台北体验中心、与境外旅行社合作四川旅游繁体网站等等。招商引资方面,2011年,该集团提高资本市场运作能力,与成都龙门山区域相关6市县共同出资2.2亿元,成立龙门山功能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引导开发龙门山功能区重大旅游项目。

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用信心和实力迈向“全川第一”

数据显示,2011年是该集团成立以来成绩最显著的一年。去年,集团的资产规模、收入利润和上缴税利都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集团提出要在“十二五”末,成为四川第一的旅游集团,这样的信心背后是实力。2011年,集团共实现收入11.6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6%。这个数据,是其对四川旅游发展所作贡献的代表之一。

该集团对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开拓了一条整合资源、延长产业链条的道路。2011年,该集团把构建文旅项目作为增长点,开发大未来国际旅游度假区、嘉州画卷文旅休闲综合项目、峨眉山旅游文化中心、嘉州会所、红珠山国际旅游度假村、峨眉山大酒店瑜伽休闲养生山庄等几大文旅项目。另一方面,金顶循环索道、后山旅游大环线等项目正不断跟进,一个大品牌、大投入、大特色的乐山文旅产业集群雏形已经形成。在延长产业链条方面,该集团加强培育中国第一珍稀有机绿茶——峨眉雪芽、打造“大峨眉”网络营销体系和旅游服务体系,“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大旅游发展模式值得推广。

专家点评

石应平(四川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

☆最具品牌影响力节会

入围名单:南国冰雪节

九寨沟冰瀑节

南国冰雪节:一台冬季旅游的盛宴

西岭雪山,因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诗句而名扬海内外。这里建有中国目前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大型高山滑雪场、大型雪上游乐场和大型滑草场、高山草原运动游乐场,距离成都平原城市群较近,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从2001年起,西岭雪山年年都承办南国冰雪节,开启长达3个月的四川“冰雪之旅”。

10余年间,南国冰雪节在国内已具十分广泛的影响,冰雪旅游已成为四川冬季旅游的一张名片、一个重要品牌。通过举行雪山运动、观光雪景等活动,改变了四川“冬季旅游淡季”的局面,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冬季旅游的发展。南国冰雪节不仅吸引了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东南亚国家的滑雪爱好者,甚至许多北方的滑雪爱好者、欧美国家滑雪爱好者也慕名而来,也让旅行社、宾馆、酒店、各冬游相关景区得到了实惠,为其他相关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

九寨沟冰瀑节:让更多的人知晓九寨沟绚丽的冬景

都说“九寨归来不看水”,可有多少人见过九寨沟冬天的水?在滴水成冰的冬天,九寨沟的美景别具风情——在银装素裹的森林衬映下,澄澈的海子更加色彩斑斓;轻缓灵动的流水凝结成晶莹剔透、形状各异的冰瀑,在阳光下炫目耀眼,宛如童话世界,使人惊异不已。更让游客惊喜的是,九寨沟里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活动也大多在冬季上演,独特的藏式婚礼,藏式美食节,奔放的藏羌锅庄、舞龙、舞狮,参与其间,使人享受到独特、全新的旅游体验。

2006年九寨沟举办了首届国际冰瀑旅游节,把九寨沟冬季别样的美景与体验推向世界,此后年年都举办、届届有主题,“冬韵九寨晶莹天堂”已然成为九寨沟冬季旅游品牌,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参与,对推动九寨沟冬季旅游发展、平衡淡旺季游客量、提升九寨沟冬季旅游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起到了巨大作用。

☆创新发展景区标杆

入围名单: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

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旅游品牌,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及增长幅度等指标均持续保持在全省旅游景区前列。

2011年,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在标准化管理、数字景区、网络营销、微博直播、推出主题节事活动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景城一体旅游格局,推动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升级,精心打造“七彩峨眉”旅游产品,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区建设。可以说,该景区已成为我国旅游景区标准化管理、数字化建设、信息化营销的标杆,为乐山打造中国休闲之都、世界旅游之都,推进建设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青城山—都江堰景区经历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考验,经历3年多的恢复重建,在2011年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天下游客,重现辉煌。

2011年,景区除继续完善经营管理外,立足物联网发展和数字化景区建设,为景区引入多项信息化业务和产品应用,帮助景区解决了游客服务、内部管理、减灾防灾等三大需求。通过手机远程看风景、手机借助二维码实现购票、手机识别旅游商品真伪、地质灾害远程监控,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便利的旅游环境,也为景区创新管理、提升服务、树立形象、获取效益奠定了基础。

罗浮山温泉旅游度假区

该景区依托独特资源与区位优势,在开发温泉旅游的同时,创新消费模式与度假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温泉旅游服务品质。如今,该景区已经形成温泉度假酒店群,成为我省温泉休闲度假旅游消费发展趋势的领跑者之一。
2011年,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该景区以崭新的姿态和面貌重新展示魅力。通过旅游灾后恢复重建,该景区更加注意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注重带动本地社区与灾区移民发展,创造和谐家园、和谐景区、和谐旅游,共同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努力,赢得了广大游客与同行的赞誉。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