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至“十二五”末,接待入境游人数达到9万人次,旅游外汇达到4939.82万美元,预计全市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190亿元。2011年11月14日,在绵阳市委专题会议上《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中,这组数据为绵阳旅游的“十二五”发展立下了一个标杆。

这根标杆,划出了绵阳旅游“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高度。为此,绵阳将建成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总规模进入全省前三位。

向着目标迈进,“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绵阳旅游迈开了脚步,三个重要动作漂亮开新局。

浴火重生

绵阳为四川增添“世界级”新品现场

2011年4月20日,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绵阳分会场开幕。“就地保留地震灾害遗址原貌的设施,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北川地震博物馆如同庞贝遗址一样,是一个悲情油生、感同身受的地方。”对于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中,依托地震遗址开发出了世界旅游新品的创举,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索丹·索莫基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时间倒回到2年前。为规范、保护北川地震遗址游,震后不到一年,《北川地震遗址旅游试运营企划方案》出台,北川地震遗址旅游进入试运营。2011年5月,北川地震遗址游对社会开放,每个周末,到北川这里缅怀、祭奠的游人平均有二三千人次。

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来自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艾瑞克表示:“虽然世界上还没一种特定的旅游产品是向游客展示灾难的,但不得不说北川地震遗址对全世界都具有震撼力。”

然而,绵阳打造的世界级旅游新品更重要的目的,是要向世界展示出新北川的生机盎然。去年,老北川地震遗址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今年,地震纪念馆将对外开放;继而把新老北川打造成国家5A级景区、“三基地一窗口”的重要景区、红色旅游的经典景区。

此外,绵阳为世界游客献上的旅游大餐中还有“蜀汉三国”文化旅游线。作为这条线上重要的支撑城市,绵阳整合梓潼、江油、游仙、涪城的力量,不断加大七曲山、富乐山、西山等景区的建设,加快李白故里、窦团山、李白纪念馆等景区内涵的提升,完善“蜀道三国”旅游线的道路、标识、厕所等旅游配套设施“铁三角”的稳固性,让绵阳对积极推动三国旅游线路申报世界遗产充满信心。

全新起点

“十二五”开局年打下厚重基石现场

这是一条独具特色的街道。游客可以品味古羌茶艺,咂几口羌家的酒,品尝一家羌家的小吃。若有兴致,还可以随意走进一家羌族服饰店,过一把羌绣的瘾,还可穿上羌族服装,在石碉楼前,感受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这里,就是北川的巴拿恰。

2011年四川灾区旅游取得巨大成果,其中绵阳的旅游总收入达到97亿元,全面超过震前2007年的81亿元,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恢复性增长,除千佛山以外,景区全面恢复接客。“十二五”开局之年,绵阳旅游产业策马扬鞭:以城区为中心,以北川新老县城为主要支撑,用主题整合线路、用线路整合景区,重点打造地震纪念(科考修学)游、大九寨东环线生态文化游、三国及蜀道文化旅游等核心产品,将休闲度假、工业科技旅游作为重点辅助产品,城镇接待环境及条件不断改善,吃、住、行、游、购、娱功能配套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健康互动。

2011年,绵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提升了旅游业的品质,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去北川,必去北川新县城;到北川新县城,必逛巴拿恰。2011年4月20日,北川巴拿恰商业步行街正式开街,成为新北川特殊的文化符号。在绵阳旅游局局长何翼宇看来,巴拿恰不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一条羌族文化的展示街。“它是传承和发展羌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2011年,绵阳把旅游营销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加速器。当年6月11日,在山东威海拉开了“对口援建省(市)旅游感恩宣传巡演活动”的大幕,吸引山东游客到绵阳,见证重建奇迹和由悲壮走向豪迈的历史巨变,体验生态山水和藏羌风韵。

与此同时,绵阳准确研判定位客源市场,创新旅游营销方式,通过区域联合营销、线路整合营销和节庆营销,完善了营销机制。

高位求进

以大项目开拓更大市场现场

2012年元旦小长假,绵阳北川县的九皇山、药王谷、小寨子沟等景区大雪纷飞。元旦3天,景区的各种雪地游乐活动吸引了7.5万余游客,为当地带来旅游收入1350余万元,同比增长682%。

以绵阳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坐标,绵阳旅游产业的经线与纬线正在不断延展。“十二五”的5年时间里,绵阳要实现高星级饭店和4A以上级别景区、旅游度假区数量和质量上的突破,各类旅游业态发育充分,旅游服务接待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完善,旅游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旅游综合效益大幅提升,旅游品牌形成,步入四川省龙头旅游目的地行列。

人文和自然,是游客被一处景区所吸引的魅力所在。“天下山水之观在蜀”,旅游产业发展的成熟度,项目建设是重要载体。缀于成绵乐旅游经济带上的绵阳,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的美誉,哺育了唐代诗人李白,诞生了治水英雄大禹,在旅游发展中占尽许多先天优势。然而,旅游核心吸引力却在于旅游项目。在人们旅游消费需求从观光游逐步升级到休闲度假游的今天,业内人士已经把项目认作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杠杆。于是,“十二五”期间,绵阳依靠后天的努力,要把这处新诞生的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为美誉度驰名中外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2012年,绵阳将以新的高度冲击旅游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先行——今年,绵阳将推动北川老县城和唐家山堰塞湖旅游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尽快完成该区域的旅游规划;推动北川地震纪念馆和“两弹一星”国防科技红色旅游两个国家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精品开路——今年,绵阳罗浮山和仙海两个旅游度假区的建设将加快步伐,并启动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和申报。加大梓潼七曲山景区创建国家5A景区的工作力度;北川地震遗址游的地震遗址区核心区也将在今年与地震纪念馆、北川新县城整合,启动5A级旅游区的创建工作。

按照1月6日举行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十二五”期间,绵阳将建成8条高速公路,围绕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绵阳旅游精品线路。今年,绵阳将对安县、北川、平武、江油、梓潼等地的旅游景区、旅游通道、旅游集镇按主题进行资源整合,集中力量打造2-3条产品丰富、基础设施良好、品牌号召力强的精品旅游线路。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