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召开的全省旅游工作会议发布年报:2011年我省预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2400亿元,同比增长29%。
数据标注了一条2011年四川旅游经济上升的抛物线。“十二五”开局之年,四川旅游做大空间、做强产业、做优服务、做响品牌,为全省经济跨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夯实了“到2015年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目标的基础。
旅游
让四川社会经济发展更活跃
2011年四川旅游经济高位运行,从2007年首次突破1000亿元,到2010年超过2000亿元,再到2011年的2400亿元,我省旅游产业只用4年就实现“翻一番”,四川旅游产业发展抵御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冲击和影响,出色完成了省政府制定的“三年提升行动”和“新五大旅游行动”的各项年度任务。
2011年,我省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GDP)的12%,旅游业增速比第三产业的增速高了17个百分点。旅游业在地震灾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拉动就业、帮助增收的功能更加突出,促进文化、农业、林业等相关领域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
旅游
让休闲度假成为四川的符号
投资40亿元以上建设的三岔湖、黑龙滩长岛国际旅游度假区、康定溜溜城、成都环球中心;乐山大佛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广元曾家山等21家单位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西昌邛海、阆中古城、峨眉山、青城山等9家单位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1年,按照“把高品质资源打造成为高质量产品的要求”,我省掀起了建设旅游精品的新一轮高潮。
一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和阿坝等6个重灾市州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8%,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2011年四川旅游区域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同时,我省藏区和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成都、乐山等旅游发达区进入产品提升发展阶段,广元、雅安、遂宁等地加快发展成新兴旅游目的地,全省旅游发展格局日益优化。
2011年,四川旅游发展更大的突破在于旅游产业集聚化发展初现端倪。去年,成都、乐山、广元等地相继规划、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旅游项目,以产业集聚化发展带动旅游转型升级的加快。去年,我省新增星级农家乐与乡村酒店652家,新增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点7家,多个景区加快推进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进程。
旅游
让“天下四川、熊猫故乡”更响亮
《四川旅游“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把旅游营销作为我省旅游发展的突破口。2011年,我省通过加大旅游营销整合力度、创新旅游营销手段、增强旅游营销针对性,扩大了“天下四川、熊猫故乡”品牌形象的内涵。
去年,我省旅游营销方式从过去的“游击式”向“驻地式”营销转变,建立旅游网络营销联盟,在客源地开通日文、英文、中文繁体网站,发挥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辐射作用,挖掘互联网、数字读物等新型媒体的价值、效应和生命力,并推出“大熊猫和世界遗产之旅”、“三国文化之旅”、“九寨峨眉精品线路”等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