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天,大批的游客涌入郫县三道堰镇,漫步绿道,欣赏沿途优美的风景;来到汀沙生态农业产业园里,静赏600多亩荷塘里荷花含苞待放。在田园风光、林盘风光和农家风光交融之中,在水乡的灵动之中,大家纷纷寻找到心灵深处需要的那份惬意。
●作为成都市整镇推进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示范镇,在郫县县委推进“一城两带三基地”总体部署和领导下,如今的三道堰镇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引进高端生态农业项目,实现一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度假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通过深化城乡社会建设,提升休闲旅游环境,现在的三道堰镇,已展现出一幅“生态田园、产城一体、居民幸福”的美丽画卷。
成果展现
税收翻番镇域经济实力明显提高
过去5年,在郫县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三道堰镇党委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效。先后荣获全国环境优美镇、四川省园林城镇、省级卫生集镇、“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省级示范镇、四川省绿化模范镇、成都市平安镇、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和成都市十佳休闲旅游城镇等殊荣。
预计到今年底,全镇完成全口径税收4730万元,比2006年增长110%(下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5亿元,增长80%;农业增加值(不变价)9300万元,增长6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720元,增长89%。
新建道路14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截至目前,三道堰镇新建了2.2公里的环城路和城区连接沙西线3.7公里的河景路,改(扩)建了新团路、新青路、三团路和平云路(取水口道路)4条道路,共计14公里。完成了自来水管网建设惠民工程项目,彻底解决了城镇居民十八年来一直希望饮用水六厂自来水的历史遗留问题。新建35KV变电站1座,并对城乡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打造核心景区休闲旅游产业初具规模
在打造旅游产业方面,三道堰镇先后完成了阅江楼、望阳阁、尚水、新西港码头、和境山庄马术俱乐部等休闲旅游
企业的改、扩建工程以及以堰桥、镇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为核心的景区建设,接待能力和服务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此外,该镇还对汀沙花园、桥头花园、顺堰上街花园进行了全面改造,新建了“水乡坊”、“滨河坊”、沙三线接口处的水乡广场和三道堰古镇牌坊等多处景观牌坊。完成了城区主要道路和沙三线、河景路的路灯安装及城区光彩工程、绿化工程,休闲旅游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城市规模拓展1倍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在过去5年,三道堰镇全面启动一般场镇改造,完成了城南片区的水乡大道、文昌路、一堰路等6条道路建设;完成了八步桥村民活动中心片区改造;基本完成了城镇西北片区堰澜山、东方威尼斯和水乡中南海项目建设;打造柏条河一段特色街区,对城区临街建筑立面进行了全面的风貌整治,城镇建筑物上绘制了反映水乡文化的建筑符号。
目前,三道堰镇城市“骨架”已由改造前的0.8平方公里拓展到1.8平方公里。
2000余农民变城里人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现在,三道堰镇的农村已经焕然一新。截至目前,该镇已经完成罗家桥新居工程、汀沙农民安置房、文昌宫片区农民安置点、八步桥8社张家院子和3、6社李家院子安置小区建设,推动了600余户2000余农民向城镇集中。
此外,该镇还先后引进了汀沙生态
农业园区和原溪国际生态农庄等农业产业化项目,有力地推动了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本完成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明确了权属,并启动了程家船村和三堰村的土地综合整治。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党建水平不断提高
在社会事业方面,三道堰镇完成了九年制义务学校建设以及镇公立卫生院和5个村级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完成了380余户农户的改水改厕,启动了失地农民社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工作,成功创建了省级卫生镇、成都市科普示范镇;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4%以上。
在党建工作方面,三道堰镇进一步强化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了在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农民群众为主体、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治理机制;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活动载体,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将汀沙生态农业园区项目和原溪国际生态农庄2个综合示范项目作为创先争优活动“主战场”,在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示范项目建设中创先争优。创造性地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亮身份、亮职责、亮成绩”为主题的“三亮”活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党员干部作风得到明显转变。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照《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要求,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环境治理
市场化运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覆盖
今年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及大力支持下,三道堰镇围绕落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优化城乡环境、构建和谐安居为工作目标,以争创“五十百千环境优美示范工程”为契机,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打造生态水乡田园旅游小镇相结合,并着力加强市场化运作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市容环卫管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通过大力实施环境基础设施管护服务外包,三道堰镇将景观景点及园林绿化维护、市场管理、道路冲洗及降尘作业、垃圾清运、清扫保洁、市政光彩等六个方面的日常管护作业推向市场,通过购买服务强化日常维护和加强对公司的监管,严格做到及时收运,日产日清,认真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转运”收集制度,建立农村前端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将农村垃圾按照可回收、有害和不可回收三类进行分类收集。这样一来,在提高了日常工作效
率的同时,降低了管理服务成本。
“天蓝、水清、树绿、路洁、低碳、文明、有序”,按照党委、政府立足自身优势,三道堰镇提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由分管的镇领导牵头,打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将重点抓好城郊结合部、建筑工地、背街小巷、城中村、公路沿线等地段的延伸工作,深入治理“七乱”,彻底解决了“工地乱象、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贴乱画、乱倒乱污”的顽症,并将具体工作延伸到城区的背街死角,农村所有院落,达到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覆盖。
保护自然生态提升人居环境
结合“生态水乡田园旅游”这一可持续发展产业定位,在保护好原生态自然资源环境的前提下,今年,三道堰镇还以创建AAA级景区为契机,加大对辖区内的河道、沟渠治理力度,对城镇规划区、沙三线、沙西线、滨河路、郫彭路四条道路以及各个交通节点实施了维护及改造,并针对城区树池绿化易踩死、损坏等问题,进行了装彩砖的方式硬化,全力优化人居环境。
5年规划
建设最宜居休闲的生态水乡田园旅游小镇
今后5年,是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系统集成、综合提升的重要时期,也是三道堰镇加快推进整镇示范建设、着力打造生态水乡田园旅游小镇的关键五年。立足较好的发展基础、独特的水乡资源、优越的区位环境,三道堰镇将按照“生态田园、产城一体、居民幸福”
的理念,全面完成整镇示范建设任务,不断提升生态水乡田园旅游小镇建设品质,努力构建现代新型城乡形态。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紧紧围绕县委推进‘一城两带三基地’总体部署,以‘打造天府水乡’为主题,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联动推进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和农业
现代化为主线,以高起点、大手笔建设一批产业带动型精品旅游项目和城乡统筹综合示范项目为抓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的,全面建成‘AAA’级景区、积极争创‘AAAA’级特色亲水旅游休闲度假区,提升城乡生态环境,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强化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努力把三道堰镇建成全市最宜居、最休闲的生态水乡田园旅游小镇”,这将是三道堰镇未来5年的发展的指导思路。
据介绍,今后五年三道堰镇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口径税收年均增长10%,2016年达7617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到2016年累计达到22亿元;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2016年达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5%,2016年达18428元。
来源: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