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公布《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田间地头的庄稼、水果、花卉等乡间风光将走入城区,成为景观点缀。
景观农业点缀主城区
《规划》由成都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历时一年。《规划》新提出“空间布局”一章,首次提出“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城田相融”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布局新理念。即在主城区发展“插花式”、“镶嵌式”景观农业,近效区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优质高效农业,如农业物流运输、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观光农业等。
成都市农委副主任潘斌介绍,《规划》中首次提出的“主城区”是指成都市“198”功能区,分别包括锦江、成华、金牛、青羊、武侯、高新外环路以内非城市建设用地区域,以及新都、郫县、温江、双流、龙泉驿(不含十陵片区)伸入外环路以内地区,这一区域将发展蔬菜、水果、粮油等农业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禁止发展养殖业。
差异发展一区一特色
潘斌表示,如锦江区将在绕城路外侧的大安桥社区区域,把珍稀动植物的种养和农业观光、生态演示集于一体,打造都市原生态田园。武侯区则以都市田园风光为主题,如在马家河村、凉水井村区域,结合苗木营销、园林工程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名优特新苗木种植。青羊区将重点打造花卉苗木、粮油、水果和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潘斌说:“这些在主城区‘插花’、‘镶嵌’式点缀农村风光,不仅使成都更具有田园城市风情,还能促进农民多元化就业增收”。
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