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旅游

欢迎访问阿坝旅游网

  • Loading...
服务热线:4000886969
阿坝四季
[扫码购票]

  在7月中旬结束的阿坝州第二期乡村旅游专题培训会上,各县经验交流座谈会成为此次培训会一道亮点。红原、阿坝、若尔盖、壤塘、马尔康、松潘参会代表就各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作踊跃发言和经验交流。

综合各县发言,随着我州旅游二次创业和旅游转型升级的推进,我州牧区各县不断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广大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一是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打造独具特色的精品旅游村寨,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牧家乐。积极开展乡村旅游市场整治,认真研究制定出台规范管理制度。如:马尔康、阿坝、若尔盖、红原县、松潘等县制定了《马尔康县乡村旅游接待服务质量要求》,《若尔盖牧家乐规范管理办法(试行)》,《松潘县乡村旅游管理办法》、《红原县牧家乐管理办法》等乡村旅游规范管理办法,同时各县积极成立旅游协会,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二是加强营销,增强吸引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旅行社等中介机构对外营销以及当地各种节庆活动宣传乡村旅游产品,增强游客吸引力。三是加强培训,提高素质。采取上下联动、部门互动的培训机制,将农牧民技能培训与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相结合。在培训对象上,更加注重层次化,实行点面结合,全员培训与分层培训相结合,同时加大对“示范户”的培训力度,做到抓重点、带一般,抓个别、促全面,以点带线、连线促面。四是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内联开发。如部分县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投入,金融部门为乡村旅游的各种项目发放就业创业贷款以及以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部资金。五是创新经营,探索最佳经营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农(牧)民主体、市场运作等多种产业经营模式,鼓励农户自营、招商联营、农户联营、公司参与、协会管理等,摸索出适宜自身发展的最佳经营模式,若尔盖采取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和承包经营相结合的多元经营模式;为便于管理,促进发展,在发展初期采用“协会+农户”和“牧家旅游合作社”等模式进行经营管理。松潘县采取“旅游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体制,逐步打造成为了唐卡、披肩等旅游产品加工体验区,给游客带来了旅游全新的参与体验。

但各县在推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各县精品旅游村寨管理发展资金短缺,软硬件提升存在较大困难。主要表现在村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维护资金不足以及管理、服务人员培训上。二是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尽管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积极营造规范、和谐的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但仍存在乡村旅游市场不够规范,管理水平不够高,旅游接待、服务水平与游客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等问题。三是受区域旅游发展、交通条件制约,部分县精品旅游村寨游客少、效益低,群众积极性不太高,发展不均衡。四是各县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了乡村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但仍存在产品开发单一,产品竞争力弱,游客可参与体验消费的项目较少,产品对游客吸引力不强以及开发经营管理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

针对各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讨论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强化规范管理。取长补短,制定完善乡村旅游旅游规范管理的相关制度措施,探索乡村旅游最佳经营模式。二是强化“软实力提升工程”。加大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切实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强化宣传。采取有效措施,丰富宣传形式,提高群众参与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同时加大乡村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力度。四是加大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加强对乡土文化、民风民俗产品的挖掘和提升。

新闻来源:阿坝州旅游局

分享到: